:::
館訊
圖片

創刊日 2010.01|發刊日 2024.06|第 2024(No.61) 期

活動報導Events

論文寫作字斟且句酌!

參考組 潘思樺

       配合426世界著作權日,本館於4月23日與研發處合作辦理「論文寫作字斟且句酌,掌握著作權與學術倫理之分際」講座,邀請政治大學法律系陳龍昇教授,為本校師生解惑如何正確引用他人著作,避免侵犯他人著作權。

       講座中透過實際案例,向師生分享在寫作學術論文時,若需要引用他人的文字、數據或圖表資料,所引用的內容是否為著作權法所保護的對象;或是如何正確引用他人著作,才能顧及學術倫理並避免侵權。當日講座共90人次參與,期望能為本校師生建立著作權正確觀念!
圖1,2
                                                 圖1、圖2 邀請中興大學圖書館宋慧筠館長開場致詞,並頒發感謝狀給陳龍昇教授

 Part1:碰不得的著作權界線

       陳教授在一開場以案例分享,讓同學對著作權有基本的認識,提出著作權有3個保護要件:

第一為原創性,包含獨立創作及少量創意,凡是由人的意識創造出來的,都可以受到著作權保護。著作權法是保護平行創作,意指沒有先來後到,只要各自完成作品,經由認定非抄襲,作品還是同受保護。

第二為客觀表達,意指思想與表達區分原則,著作權保護的是有形或無形「表達」與呈現,若有再多的想法,但沒表達出來,並不受著作權所保護。

第三為非排除的標的,須為文學、科學、藝術或其他學術範圍的創作及須非第9條不得為著作權標的之著作憲法、法律、命令或公文。 

圖3,4

  圖3:陳教授介紹著作權的基本觀念                                                                      圖4:本校師生參與踴躍,共89位參加者

Part2:你用AI嗎?生成式AI與著作權

       接下來,陳教授談到近年來很熱門的「生成式AI所產出之成果,是否可獲得著作權保護?運用新興科技(生成式AI)所產出作品,該屬於生成式AI或是下指令的作者?

       由於著作權法保障「自然人」身分,AI在現行法規上是無法被視為一個擁有權利的主體。在精神創作以及原創性來看,AI都不具備作為一個權利主體應有的要件,基於這樣的立場,生成式AI雖能產出創作、作品,但仍無法視為具有著作人資格。

       講座中,陳教授也特別提醒,使用生成式AI應留意以下幾點:

  • 檢視與確認輸入的資料是否具機密性
  • 利用他人著作內容,作為生成式AI訓練資料之侵權疑慮
  • 生成式AI產出的作品,是否毫無著作權,仍待商榷
  • 其他倫理、資安等問題

圖5
圖5:以人工智慧產出之內容,是否可獲得著作權保護

 
Part3:不抄就沒事?學術倫理與著作權之交錯

      陳教授一開始提出了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倫理所提出的案件處理及審議要點:

◆造假:虛構不存在之申請資料、研究資料或研究成果

◆變造:不實變更申請資料、研究資料或研究成果

◆抄襲:援用他人之申請資料、研究資料或研究成果未註明出處

◆自我抄襲:研究計畫或論文未適當引註自己已發表之著作

◆重複發表:重複發表而未經註明

◆代寫:由計畫不相關之他人代寫論文、計畫申請書或研究成果報告

◆以違法或不當手段影響論文審查

◆其他:違反學術倫理行為,經本會學術倫理審議會議決通過

       有關抄襲,援用他人之申請資料、研究資料或研究成果未註明出處,註明出處不當情節重大者,則以抄襲論。陳教授也提出撰寫論文時,建議「自行撰寫+詳實引註」,若必需照引全文,需要加「上下引號」及「縮排」,讓讀者清楚辨別這是所引註的內容。

       引用外文文章或書籍時,若直譯可能涉及著作權法的「改作」,因此建議同學理解文章意思後,用中文的語法將文章的內容寫下,較不會被認為是直接改作的行為。

       陳教授最後為本場講座做了總結:違反著作權及違反學術倫理是不同的議題,若是沒有侵害到著作權,並不一定沒有違反到學術倫理,若涉及到上述造假、變造、抄襲等,如:抄襲新聞、政府公文書、翻譯物等,還是會有違反學術倫理的疑慮。因此特別提醒,在座正在撰寫論文、學術研究的參加者,除了避免侵犯到他人著作權,還要注意是否違反學術倫理的要點。

圖6,7

圖6、圖7:陳教授講解違反學術倫理的審議要點、與參加者會後交流 

首頁
關於本館
館訊
論文寫作字斟且句酌!